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首页> 食品频道> 行业资讯 > 正文

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来源:光明网2024-06-26 13:30

  6月25日,小罐茶十二周年发布会顺利举办。发布会上,小罐茶宣布“敢保真”战略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此外,新茶饮头部品牌霸王茶姬成为小罐茶专利开源的首位授予伙伴,双方将共探中式茶饮的创新融合。

  站在新起点上,小罐茶通过透明化的革新举措,着力打破茶行业在信任、技术层面的重重壁垒,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发布会现场

  “敢保真”战略:打破原料壁垒全流程接受公证监督

  长期以来,茶叶市场鱼龙混杂,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乱象丛生,对消费者选购造成极大困扰。为了让消费者简单选好茶,放心买好茶,发布会上,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宣布启动“敢保真”战略。

  据介绍,小罐茶“敢保真”战略由“1363”体系组成,具体包括:一大宣言、三大保真、六大保障以及三大郑重承诺。一大宣言,即每一泡好茶都由公证处公证;三大保真,即年份保真、山头保真、安全保真;六大保障,即产地保障、原料保障、工艺保障、品级保障、年份保障、品控保障。此外,小罐茶还公布了免费试喝、7天免费退货、假一赔十的三大郑重承诺。

  现场,小罐茶还与福建省厦门市云尚公证处、法信公证云(厦门)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公证服务签约,成为行业第一个所有茶叶产品接受公证机构监督公证的茶品牌。从原料取得、生产加工、质量抽样检测、包装出品等环节及产区、年份、食品安全抽样检测三个维度,公证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确保茶叶生产全过程所发生的行为与事实的真实性。同时,由公证机构在每一盒经公证的茶叶产品上加贴公证封签,让“真”看得见摸得着。

  福建省厦门市云尚公证处执行主任叶科展在发布会上表示,茶叶公证是公证领域的全新尝试,公证发挥公证职能作用,通过“全流程+区块链”新的公证服务模式,对茶叶生产全过程中所发生的行为与事实的真实性进行公证。

  “通过公证的介入,把茶叶生产的过程信息通过公证的方式形成一个信息的闭环,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外包装盒中一键扫码查看公证监督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在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架起一个信任的桥梁。”叶科展说。

  法信公证云(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艳表示,法信公司将发挥其技术优势,用好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手段帮助公证机构对公证全过程所形成的证据进行云端固定,真正做到全程留痕、防篡改、可追溯、可检验的效果,从而有效助力公证处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项目公证事项,将茶叶原料产地、年份、检测信息真实地传递给消费者。

  “专利开源”:消除技术壁垒 百余项专利面向行业开放

  在高新技术领域,开放共享正成为行业共识。为帮助行业伙伴降低研发成本,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小罐茶宣布推出“专利开源”计划,将135项制茶工艺专利开放给全球伙伴,切实打破茶叶工业化、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信息差。这些专利技术每一项都是小罐茶多年科研探索和创新的结晶,它们涵盖了从茶叶初制、精制、包装到仓储物流的全流程,每一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确保品质的卓越。其中,涉及充氮保鲜、茶叶生产和提纯灭菌等方面的相关核心技术至关重要。

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小罐茶超级工厂技术亮点-AI挑茶机器人

  经过十二年探索与发展,小罐茶创新开拓“科学做茶”路径,对产业链进行了数字化布局。以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依托,以“倒做逻辑”为指导,实行“全产业链+大研发”战略,从下游消费端回溯至产业链的中游和上游,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提升生产力水平,为茶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目前,小罐茶全产业链布局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下游消费端,小罐茶集团横向布局高端中国茶品牌“小罐茶”、专业年份茶品牌“年迹”、国民生活茶“小罐茶园”,满足不同人群的饮茶需求;在产业链中游,小罐茶实现了“8+1”的工厂协同布局,即凤庆、安溪、武夷山、勐海、福鼎等8家初制工厂与1家超级工厂,以初制工厂强化对产品初加工的品质掌控,以超级工厂提高茶叶在精加工过程中的工业化水平和精细程度;在产业链上游,建立安溪铁观音生态茶园、休宁生态茶园及凤庆滇红基地,从而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布局。

  杜国楹表示,技术创新是茶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驱动,小罐茶将12年的技术积累全部开放,希望帮助我们的行业伙伴少走一些弯路,不用“重复造轮子”,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前沿的技术创新中去,一起打造更加开放共赢的行业生态。

135项!小罐茶推出专利开源计划

小罐茶创始人杜国楹

  联袂合作:跨越赛道壁垒共探高品质中国茶

  随着我国茶产业高速发展,消费者对原叶茶及茶饮消费的热情持续上升,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品质、口感的需求日渐多元化,亟需各细分赛道的品牌之间打破各自为战的局面,优势互补,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密切合作。

  本次发布会上,新茶饮头部品牌霸王茶姬成为小罐茶专利开源的首位授予伙伴。作为原叶茶和新茶饮两大细分领域的先行者,双方将分别发挥各自在茶叶原料、茶饮消费洞察上的优势,共同探索打造高品质中国好茶的更多可能。此次合作也是茶品牌之间跨越赛道壁垒的首次开源合作,为茶行业的开放合作树立了典范。

  “小罐茶的‘专利开源’计划,是茶行业的一次里程碑事件,也是行业内部深度链接的新抓手。”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高度赞扬了小罐茶的格局和担当。他表示,中国茶真正的成功只有一种,就是全行业的崛起。中国茶要在一起,走出去,全球化,才能迎来真正的成功!

  “过去十二年,小罐茶在推动中国茶的工业化、标准化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十二年仅仅是个节点,我们仍然任重道远。下一个十二年,小罐茶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茶叶的透明化、诚信化。当然这不止需要小罐茶的努力,更需要整个行业一起发力!我真心希望,十二年后,中国茶行业充满乱象的现状,成为过去时。”杜国楹说。(永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孔子一辩》新书首发

  • 宁夏银川:倡导全民阅读 共享读书乐趣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025-04-21 10:13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2025-04-21 10:12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2025-04-21 09:27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2025-04-21 09:21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2025-04-21 09:16
只有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才能有效祛除学术造假这一顽疾
2025-04-21 09:19
不仅是花粉,杨柳树的种子、悬铃木的果毛等形成的飞絮,可能携带过敏原,也给人们带来困扰。
2025-04-21 09:18
不久前,北京成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和信息产业领域,给“硬科技”企业送去“及时雨”。
2025-04-21 09:14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存储器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工艺流程的一致性,通过AI算法对工艺测试条件进行科学优化,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2025-04-18 10:03
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坚持面向应用,面向生产一线,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工科人才——这是教育的有力支撑。
2025-04-18 09:36
春耕正忙,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连片油菜花正被翻耕回田,为稻田积蓄肥力。
2025-04-18 09:29
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类多元化需求。
2025-04-18 09:27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来到禄劝县第一中学,为现场600名初中学生作当日首场讲座。
2025-04-18 09:23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主泵成功吊装就位,这标志着“玲龙一号”进入系统安装关键期,为后续机组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04-18 09:22
瞪羚企业在中国的实践始于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推出的“瞪羚计划”,旨在通过金融支持帮助高成长企业跨越初创期困境。
2025-04-18 09:21
文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也必须紧扣文化的特殊属性,把握好正确的方法原则。
2025-04-18 09:20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