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2023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九大科技进展与创新趋势”发布
首页> 食品频道 > 正文

“2022-2023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九大科技进展与创新趋势”发布

来源:光明网2023-09-06 17:16

  在变局之下,中国方便食品行业适时汲取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精华,通过科技支撑和技术突破,全行业创新迭代加速。在2023年9月5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二十三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代表学会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九大科技进展与创新趋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已连续多年组织行业专家对方便食品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进行分析,并以专家共识的方式形成年度科技进展与创新趋势,助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专家一致认为,本年度,方便食品行业在科技创新和技术升级的双轮驱动下,从原料、工艺、技术,到风味、包装、应用场景等,均体现出高质量的创新,使全行业的创新产品数量创近年新高,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根基。

  2022-2023年度中国方便食品行业九大科技进展与创新趋势

  趋势一:致力于技术突破,还原面体的家庭风味和口感

  在方便面面饼生产中采用静态醒面等新工艺,有效提升了面饼的感官品质,还原手工和面的口感,使面饼煮后更加细腻、透亮,口感柔软有弹性、爽滑又筋道。挂面行业在半发酵挂面工艺和相关装备改造方面日趋成熟,使面条具有了特殊风味和多孔性结构,改善了面条的部分蒸煮品质。同时,杂粮类挂面通过技术突破既提升了杂粮的含量,也改善了以往的粗粝感。

  趋势二:美食预制化,为方便食品产业增容

  在冷冻食品等成熟工艺的支撑下,预制菜产业乘着政策东风促使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流行的餐饮美味,经过工业化生产预制成预包装食品,如胡椒猪肚鸡、肥汁米线等已形成特色美食和菜肴。而以各类肉品为主要食材的冷冻调理食品得益于预制菜的风口,产品品类也不断丰富,且口味更接近于厨房烹饪。

  趋势三:“专业+厨师”优势组合,破解预制菜“锅气”不足的难题

  风味配料行业采用传统加热反应和浓缩相结合的新技术,以及风味分析技术,获悉目标食材中的关键风味物质和呈味特点,使得产品能够更好地复刻目标食材所呈现出的自然风味。以“专业+厨师”优势组合,在解决预制菜“锅气”易消失难题中迈出重要一步。也使风味配料行业从服务于方便食品拓展到服务于预制菜。

  趋势四:细分领域交叉融合,促使方便食品更多地走向厨房和餐桌

  方便食品产业链日趋完善,各细分领域间的交叉融合愈发鲜明。传统挂面与风味配料结合,既提升了产品的方便属性又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以水饺、包子等主食为代表的传统冷冻面米制品,经工业化生产助力餐饮烹饪进一步标准化;咸味香精与调味料相互渗透和延展,形成风味优势为方便食品提供创新源泉。

  趋势五:从原料到风味,方便食品由“健康导向”走向“健康行动”

  方便食品产业在健康之路上持续深耕,重视产品营养健康属性的提高和改善。一方面加大对健康食材的高值化应用,将地方特色的传统原料、天然原料、复配原料,以及药食同源原料等巧妙应用在产品中,如杂粮、姜黄、当归、松茸菌、佛手参等。另一方面,采用非油炸等工艺创新,在“三减”实践中提升产品的健康属性,比如方便面产品中非油炸面占比大幅上升。

  趋势六:寻味成为潮流,“麻味”大受欢迎

  中国特色风味的根在我国民间传统食品中,针对消费者需求的调研采风,逐渐成为产品风味创新的必经步骤。以此为基础进行数据分析,成为精准把握市场对地方特色资源和特色小吃需求的重要依据。除了主流的咸、鲜、辣味以外,麻味也逐渐成为产品研发的焦点,比如花椒风味香精、胡辣椒香精、花椒芽脆酱等,均体现出较好的创新性。

  趋势七:在审慎消费环境下,方便食品打出感情牌

  围绕消费场景,以多样化产品矩阵满足不同消费需求。对应食用方式进行创新,匹配“轻烹饪”家电厨具,开发出一系列适用于微波炉、空气炸锅,甚至家庭燃气灶的方便食品,使烹制更便捷。添加软罐头肉制品、蔬菜等,使配菜配料更加货真价实;印字生日挂面,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和习俗的情感需求。

  趋势八:鲜湿面等新品的研发,倒逼相关工艺和装备的革新

  为满足微发酵活性面条、鲜湿面、湿米粉、非油炸面条等创新产品的开发,行业也同步研发了辊压切条成形、挤压成型、挤压辊压复合成形等新工艺和新装备。如挤出式自动化、大产能非油炸面设备,微发酵活性面条加工技术与装备,智能鲜湿面、鲜湿米粉生产线等大型生产线。

  趋势九:方便食品装备集成创新,水平正快速进入世界前列

  装备企业正在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环节浪费和节约能源等方面发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逐步建立了“本土化”的基础科学研究理论,开创了关键设备自主开发的制造体系。“单机”与“整线”同步加快创新步伐,开发出如挤压加工等核心关键设备,实现挤压面条(米粉)的规模化生产。重点攻克“卡脖子”问题,实现工艺优化和单点创新,在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同时,降低能耗、大大减少人力投入。(王子晴)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荣成:牡蛎迎丰收

  • 安徽淮北:校园科技节 感受科技魅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今年的滑雪季即将到来,全国冰雪资源何处多?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综合多种气象指标发布了冰雪资源数据,为滑雪爱好者和滑雪场经营者打造了一把“冰雪资源量尺”。
2024-11-11 04:05
受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影响,预计11月11日至12日,海南省中部及东南部将有中到大雨,万泉河、昌化江及沿海部分河流将出现小幅涨水过程。
2024-11-11 04:05
这一研究成果区分了BLA向同侧和对侧大脑半球投射在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了BLA到对侧NAc神经投射在编码负性情绪和引发逃避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跨脑半球神经连接的一个重要功能。
2024-11-11 04:0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大国间竞争形成叠加态势,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
2024-11-11 04:05
收获时节,走进浦城县仙阳镇的谢华安院士工作站,种粮大户钟安森没有下田,而是在大屏幕前查看农田的各项数据。
2024-11-11 04:05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