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伊利多品类创新产品亮相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
首页> 食品频道 > 正文

伊利多品类创新产品亮相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

来源:光明网2023-05-05 17:05

  4月25日-27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携手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主办的,以“创新时代的食品安全与健康”为主题的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伊利集团受邀参加,并支持举办了“乳品工艺技术创新与健康论坛”,与食品行业权威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以科技创新破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时代之问,分享了关于乳业创新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的经验与举措,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

  乳业是守护国民健康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助力健康中国不可或缺的产业。作为健康领域的龙头企业,伊利在“全面价值领先”目标引领下,以消费者为中心,坚持创新战略,完善创新布局,加快技术创新应用,不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引领行业创新发展,让世界共享健康。

伊利多品类创新产品亮相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

  伊利副总裁云战友分享伊利创新研究成果

  加快技术创新应用,守护亿万消费者营养健康

  技术创新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性因素,乳制品的创新更是对人民的营养与健康有着重要意义。在本次大会的唯一乳品论坛——乳品工艺技术创新与健康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针对乳品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谢明勇和伊利集团副总裁云战友致辞,上海理工大学教授艾连中、北京大学教授张玉梅、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姜毓君、苏州大学教授秦立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兰威、江南大学教授钟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郭慧媛、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傅玲琳等9位权威专家参会,就中国母乳研究与产业化实践、乳制品深加工技术、血糖健康功能性乳制品创新、益生菌包埋技术、甜味设计技术、乳铁蛋白生产技术等乳品工艺技术与健康研究发表了各自的见解。

  谢明勇院士表示,“在新技术、新需求不断涌现的新阶段,我国乳业的发展将是依靠科技之力继续爬坡与拉升的战略机遇期,对科技创新及科技人才的依赖加深,对科技与产业对接的需求前所未有地加大。希望我国乳品行业怀揣乳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初心,不断将科技渗透到产业创新发展中,在不断地磨砺与锤炼中,踏上由乳业大国到乳业强国之路”

  会上,北京大学张玉梅教授表示“伊利走在了母乳研究的前列,不仅分析了母乳成份、特点,还对精细成分,比如脂肪酸构成、微生物等进行了分析,尤其是学习母乳配方设计的婴儿配方粉经临床试验证明,可促进双歧杆菌增殖,调节免疫,并促进婴儿精细动作发育方面特别有意义”。

  苏州大学秦立强教授分享了乳品在血糖管理中的重要性,他指出“牛奶有助于血糖管理,且一些植物提取物,特别是一些‘药食同源’物质,可以作为降血糖的原料添加到乳制品中,例如玉米须、桑叶、葛根和黄精等等。”

  中国农业大学郭慧媛教授解读了乳铁蛋白的生产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进展,她表示“很高兴看到在液态奶产品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乳铁蛋白的富集,能让消费者在日常饮食的模式下摄入乳铁蛋白,进而保持身体健康。”。

  不创新,无未来。云战友博士在会议上分享了依托全球创新体系的高效协同和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案例及方向。他表示:“科技创新是乳业长久发展的永恒课题。当前我国乳品工业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持续通过科技创新解决乳品安全和品质,乳品风味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多重科学问题。”

  一直以来,伊利不断深化创新,不断将前沿科技融合到了产品创新之中,持续打造满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消费场景的健康产品。其中,伊利开发甜味设计平台,首创智能化食品甜味设计工具,精准满足消费者的健康减糖和风味需求,并推出减糖每益添、零蔗糖安慕希等减糖产品;打造伊利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益生菌专利技术,推出益生菌健康解决方案品牌全佳益®,完成研发“肠道健康BL-99、体重控制K56”等明星菌株的功能研究与开发,并应用到畅意100%、益消、BL-99菌粉等产品中;21年母乳研究,建立起了中国乳企首个“母乳研究数据库”,积累了千万母乳成分研究数据,将母乳研究取得的创新成果成功应用到伊利金领冠系列产品当中。此外,伊利还运用乳脂酶解生物技术,提升乳品的乳香风味;研发纤维活化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消费者味蕾的满足感……此次大会中伊利参展的舒化安糖健、金典活性乳铁蛋白有机纯牛奶、零蔗糖低GI须尽欢、金领冠系列奶粉、原生DHA纯牛奶、QQ星榛高儿童奶粉、欣活纾糖膳底配方奶粉等多品类产品正是伊利领先创新技术融合的成果。

  完善创新网络布局,提升中国乳业全球影响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多年来,伊利坚持和推动创新战略,紧紧围绕国际乳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整合海内外研发资源,从全球视角布设一张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和美洲领先研发机构的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合作,持续增强中国乳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在欧洲,伊利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建了伊利欧洲创新中心;在大洋洲,伊利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共建了大洋洲创新中心,开展乳业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研究;在东南亚,建立东南亚创新中心,围绕消费者需求推出更多原创新品……目前伊利已经在全球打造了15个创新中心。截至2022年12月底,伊利全球专利申请总数、发明申请总量位居世界乳业十强第二名,成为引领奶业振兴的创新高地。

  随着伊利全球创新网络的不断完善,创新产品品类持续增加,如今伊利旗下液奶、奶粉、酸奶、奶酪、冷饮等产品已经销往60多个国家和地区,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中国乳业的全球影响力也稳步提升,在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22全球乳业20强榜单中,伊利连续第3年稳居“全球乳业五强”。在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2年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10强榜单中,伊利连续多年稳居“全球最具价值乳品品牌”首位。(杨帆)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孔子一辩》新书首发

  • 宁夏银川:倡导全民阅读 共享读书乐趣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025-04-21 10:13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2025-04-21 10:12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2025-04-21 09:27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2025-04-21 09:21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2025-04-21 09:16
只有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才能有效祛除学术造假这一顽疾
2025-04-21 09:19
不仅是花粉,杨柳树的种子、悬铃木的果毛等形成的飞絮,可能携带过敏原,也给人们带来困扰。
2025-04-21 09:18
不久前,北京成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和信息产业领域,给“硬科技”企业送去“及时雨”。
2025-04-21 09:14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存储器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工艺流程的一致性,通过AI算法对工艺测试条件进行科学优化,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2025-04-18 10:03
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坚持面向应用,面向生产一线,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工科人才——这是教育的有力支撑。
2025-04-18 09:36
春耕正忙,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连片油菜花正被翻耕回田,为稻田积蓄肥力。
2025-04-18 09:29
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类多元化需求。
2025-04-18 09:27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来到禄劝县第一中学,为现场600名初中学生作当日首场讲座。
2025-04-18 09:23
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主泵成功吊装就位,这标志着“玲龙一号”进入系统安装关键期,为后续机组调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04-18 09:22
瞪羚企业在中国的实践始于2003年中关村科技园推出的“瞪羚计划”,旨在通过金融支持帮助高成长企业跨越初创期困境。
2025-04-18 09:21
文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也必须紧扣文化的特殊属性,把握好正确的方法原则。
2025-04-18 09:20
儿童是嗓音障碍的高发群体,更应得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2025-04-17 10:36
大数据若停留在实验室,便失去了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将数据转化为信息,再升级为决策支持。
2025-04-17 10:30
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我们亟须构建完备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体系。
2025-04-17 09:30
立足经验,破解问题,继续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布局,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
2025-04-17 09: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