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出道2年 “稻谷鲜生”为何“鲜”人一步?
首页> 食品频道 > 正文

出道2年 “稻谷鲜生”为何“鲜”人一步?

来源:光明网2021-07-15 17:2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7月12日,由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主办的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中国粮油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了大米的消费趋势、新鲜米相关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等话题。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米饭”的意义正在悄然发生改变,光“吃饱”已不足以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品质健康的生活态度表达才是人们新的追求。,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前主席王凤成教授谈到,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最近十年对谷物食品的消费趋势判断大致有四个要求,即“美味”、“安全”、“营养”、“方便”,其中“美味”位居首位,对于大米品类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大米新鲜美味的需求,益海嘉里集团研发中心和米业事业部从全产业链维度首创了“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经中国粮油学会组织专家评价,评价结论为该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该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际应用,提高了大米食味、新鲜度和口感,让消费者吃上新鲜美味的大米,促进大米行业标准与技术的革新,同时,借助节粮减损技术,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出道2年 “稻谷鲜生”为何“鲜”人一步?

  消费升级食代,一场从“吃饱”到“吃好”的鲜米革命正悄然登场

  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人的“饭量”普遍都变小了。

  其实,主食需求量的减少,正折射出中国人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据2021年《中国食品行业白皮书》显示,当下食品消费升级方向均围绕品质提升展开,即“消费更讲究”、“生活更健康”、“理念更绿色”,消费者对食材的安全性和口味有更高的要求。日前,在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主办的稻谷 “六步鲜米精控技术”研讨会上,中国粮油学会张桂凤理事长表示,人民群众的需求正在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新鲜”跃升,就大米而言,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新鲜、好吃”的高品质大米的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对在高层次上实现优质新鲜大米的供需动态平衡提出了新要求。

  “鲜”,正在成为大米行业趋势,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粮油食品生产企业,“金龙鱼”“鲜”声夺人,推出“稻谷鲜生”大米系列产品,成为时下高端大米品牌的明星产品。

  金龙鱼“稻谷鲜生”的这种标杆地位是由国内外首创的“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造就的。

  目前行业内并没有制定鲜米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指标,金龙鱼作为行业的知名品牌,创造性地提出了“6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此次技术研讨会正是围绕此项技术展开。研讨会上,中国粮油学会首席专家、食品分会名誉会长、江南大学姚惠源教授代表中国粮油学会宣布益海嘉里集团“稻谷‘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及产业化”技术为国内外首创,总体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此项技术在本次专家评价中,也获到中国粮油学会2021年迄今为止项目评价最高分。

  正是凭借对“鲜米”品质的执着追求,以及国内外首创的“6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金龙鱼“稻谷鲜生”大米在获得行业权威认可的同时,也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新鲜美味”。

出道2年 “稻谷鲜生”为何“鲜”人一步?

  品质“鲜”人一步,金龙鱼“稻谷鲜生”成消费人群的“精神食粮”

  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高知人群成消费新势力,他们所看重的不只是产品的功能本身,更是产品背后品质生活的彰显。在健康营养逐渐成为高知消费群体主流意识的当下,消费者对食材的追求不只是“吃好”,更要“吃到心头好”,他们追求精神上的认同,希望带来情感满足的“精神食粮”。

  正是洞察到中国消费者的新需求,金龙鱼从营养、口感、新鲜度等多个维度进行品质创新,在“鲜米”的技术研发上不断突破,研究项目包括水稻图像色差识别技术、低温升碾米、稻谷品种纯度鉴定和香味物质的分析、虫卵检测、科学蒸煮等,通过“鲜割、鲜谷、鲜存、鲜碾、鲜装、鲜食”六个关键环节,从技术和工艺上确保大米新鲜和食用品质,力图全链路呵护稻米的新鲜品质。

  从稻谷源头开始对稻米进行管控,利用DNA基因检测、酶活和新鲜度测定、香味物质分析等技术,确保品种和原粮的优质;通过原粮低温储藏,虫害精准防控、低温升碾米等技术保证了稻谷的口感、新鲜度与安全性,呵护稻谷的自然米香;另外低氧保鲜的包装和高效的产销供应链为短保鲜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田间到餐桌,金龙鱼通过全产业链生产体系的建设,在鲜米产业链的六步关键环节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不断促进行业进步。不仅如此,金龙鱼“稻谷鲜生”大米使用的多项先进技术获得中国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中国发明专利ZL201010535205.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2707053.0;ZL202022423258.6;ZL201922064387.8),诸多殊荣加身,金龙鱼“稻谷鲜生”可谓是业内遥遥领“鲜”的鲜米品牌。

  助推中国传统消费迭代,金龙鱼 “稻谷鲜生”打造高端“鲜米”产品大有可为

  这些年,中国人餐桌的变迁清晰可见。

  金龙鱼“稻谷鲜生”所倡导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新鲜”诉求,更是对新鲜、健康、营养生活方式的追求。作为中国知名粮食生产企业,金龙鱼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率先推动大米行业标准规范和技术的再次升级,不断探索鲜米品质提升的更多可能,引领鲜米市场的发展,推动行业进步的同时,也在助推中国传统消费的迭代升级。

  一直以来,金龙鱼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稻谷加工先进模式的探索,让节粮减损、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经济贯穿于整个水稻加工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经中国粮油学会专家评定为国内外首创的“六步鲜米精控技术”创新体系,仅其中鲜割(适时收割)一项推广开来,每年仅东北地区就能减少水稻损失超过300万吨,相当于吉林省半年的水稻产量。这些研究成果也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认可。换个角度来说,粮食在每个不同环节减少损失、提升食味值,就是“节粮减损”。毋庸置疑,金龙鱼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

  多年来,益海嘉里集团不断以先进创新的研发生产技术、稳定可靠的供应、强大的市场营销网路,助力粮油市场供应稳定;从口感、安全,到品质、营养,打造高端健康的鲜米品牌,“稻谷鲜生”系列产品以金龙鱼大米产业链创新技术为依托,建立了高标准的“鲜米”管理体系,不仅提高大米在食味值、新鲜度和口感的品质,同时能够减损增收、降低能耗,契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升级需求。(永文)

[ 责编:肖春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潍坊:推进乡村学校“五项全覆盖”工程

  • 当鹭鸟归来,大自然为重庆大足“点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民间投资实现增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04-22 09:14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025-04-21 10:13
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荷兰莱顿大学等单位的学者,在利用我国天文大科学装置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进行光谱巡天观测中,证认出1982个银道面背景类星体,其中1338个为新发现星体。
2025-04-21 10:12
在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上,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改革的通知,强化成果共享。
2025-04-21 09:27
在不少科研人员看来,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撬动科学问题、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引擎。
2025-04-21 09:21
标志着全球起飞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陆两栖飞机通过了严格测试和验证,研制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市场“准入证”。
2025-04-21 09:16
只有加大惩处力度、让造假成本远高于造假“收益”,才能有效祛除学术造假这一顽疾
2025-04-21 09:19
不仅是花粉,杨柳树的种子、悬铃木的果毛等形成的飞絮,可能携带过敏原,也给人们带来困扰。
2025-04-21 09:18
不久前,北京成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机器人和信息产业领域,给“硬科技”企业送去“及时雨”。
2025-04-21 09:14
值得一提的是,“破晓”存储器件的稳定性高度依赖工艺流程的一致性,通过AI算法对工艺测试条件进行科学优化,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落地。
2025-04-18 10:03
向高处攀,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往深里钻,能改进工艺、降低成本。坚持面向应用,面向生产一线,注重产学研结合,培育兼具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工科人才——这是教育的有力支撑。
2025-04-18 09:36
春耕正忙,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的高标准农田,连片油菜花正被翻耕回田,为稻田积蓄肥力。
2025-04-18 09:29
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始终是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品类多元化需求。
2025-04-18 09:27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德仁来到禄劝县第一中学,为现场600名初中学生作当日首场讲座。
2025-04-18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