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30日,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年会期间举办的乳品深加工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食品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深入研讨,从牛奶功能成分提取到产品形态创新,从营养精准供给到产业能级跃迁,共同描摹出中国乳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乳业国创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艾连中表示,“奶酪加工副产物不只对婴幼儿大脑有影响,对延缓衰老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交叉科学研究院院长谭明乾说,“牛奶外泌体有望作为叶黄素类的脂溶性活性分子的载运体系,在细胞和小鼠的干眼症模型上对缓解干眼症有很好的效果。”
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安全与品质研究中心主任姜毓君介绍,无论是孩子成长所需、中老年骨骼健康,还是运动人群的蛋白补充,都能从牛奶中找到答案。但牛奶功能成分含量较低,需要通过浓缩、分离等深加工技术,高效提取牛奶中的活性成分,将其制成功能性产品。
中国乳业在牛奶营养挖掘方面的成果已经惠及消费者,伊利集团首创乳铁蛋白定向提取保护技术,将常温纯牛奶中乳铁蛋白保留率由10%提高到超过90%,针对心脑血管、血糖、骨骼等问题,伊利挖掘牛奶功能成分,进行精准营养设计,推出多款功能型奶粉,让国人吃得健康,吃得幸福。
据了解,欧美在乳品深加工领域长期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成本优势,中国深加工产品进口依赖度较高。业内人士表示,短期内,国内可以通过原料来源多元化缓解进口依赖,但长期来看,仍需依靠产业不断升级。
面向“十五五”,深加工无疑是中国乳业亟需攻克的领域,伊利在呼和浩特建设了全球领先的乳品深加工工厂,可生产脱盐乳清、乳铁蛋白等多种深加工产品。乳业国创中心主任何剑表示,“十五五”时期是中国乳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的关键窗口期,深加工是撬动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是稳定并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何剑介绍,乳业国创中心和伊利集团目前在深加工领域取得多项成果,除实现乳成分精细分离外,还针对乳糖不耐人群开发出二代乳糖酶,可以促进肠道健康。“十五五”期间,乳业国创中心还将重点打造深加工示范线。目前,乳业国创中心汇聚了1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高级行业专家、1000多位核心科研人员以及超过5000人的全产业链创新队伍。(晓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