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擦亮浙菜“金色招牌” 浙江餐饮消费“食力”升温回暖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擦亮浙菜“金色招牌” 浙江餐饮消费“食力”升温回暖

来源:中新网2023-04-13 22:55

  中新网杭州4月13日电(奚金燕 朱睿 佟大行)激活餐饮产业发展动能,是促进社会就业、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

  杭州的烟雨醋鱼、东坡肉,绍兴的绍三鲜、诸暨西施豆腐,金华的婺韵两头乌、东阳土鸡煲,衢州的古城廿八都豆腐、开化清水鱼……在浙江,浙菜点燃了城市烟火气,也点燃了浙江餐饮消费热情。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实现餐饮收入318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46%,现有餐饮网点70多万个,从业人员160余万,带动人均收入6万元。

  纵观全国,餐饮业蓬勃发展,地方菜系丰富多彩。注重清鲜脆嫩、追求本味的浙菜,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当下之浙江,正在积极营造传承浙菜精粹、弘扬浙菜文化的浓厚氛围,提升浙菜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餐饮促消费品牌,助力恢复和扩大餐饮消费,促进消费升级和潜力释放。

  省内联动上演浙江美食大比拼

  颠勺、翻炒、摆盘,在大厨们的精心烹饪下,一道道精致美观兼具地方特色的浙江美食便呈现眼前,为食客带来一场视觉盛宴与舌尖狂欢。

  近日,“味美浙江”浙菜经典争霸赛在杭州农发·城市厨房圆满落幕,自浙江省11个地市的80多名大厨汇聚一堂,进行了巅峰对决。

  “烂糊鳝丝是湖州特色传统名菜,也是我们店里的特色招牌,口感咸香鲜软,深受消费者喜爱。我们店里一天要卖掉七八十份呢!”湖州小绍兴酒家大厨蔡林荣言语中难掩自豪,“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品尝过这道菜并赞不绝口,因此把烂糊鳝丝列为宫廷菜肴。此次我还在菜品旁放牌子介绍了这段故事,希望传播好浙菜文化,打响浙菜品牌。”

  作为八大菜系之一,浙菜精巧细致,清秀雅丽,融合南北风味,广受食客热爱。人文、区位、资源、生态,共同塑造了浙菜的发展格局。

  浙江位于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素称鱼米之乡;西南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沿海渔场密布,海产资源丰富。“百花齐放”的物产资源,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浙江风味。

  餐饮文化,与一方水土紧密相连。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浙菜抹上一层浓郁的文化色彩。它们有的伴随着美丽的传说,比如西湖醋鱼、宋嫂鱼羹等;有的与历史文化名人有关,比如杭州的东坡肉、诸暨西施豆腐等,绍兴的一道清汤越鸡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越国。

  “浙菜要传承不忘本,创新不守旧,要做文化上的传播者,厨艺上的传承者,美味的缔造者,甚至和艺术品媲美。餐饮人要不忘初心、互帮互助,实现复苏和共富,在传承浙菜这条路上奋力奔跑。”浙江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沈坚表示,希望能够借此次活动推动浙菜发展越来越好,推动浙江餐饮更上一层楼。

  活力澎湃塑造餐饮促消费品牌

  在餐饮领域重点发力,是浙江扩内需、促消费“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招。

  “推动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奋进新时代·建设新窗口’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题中之义。”浙江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胡斌表示,希望消费者能充分感受新时代浙菜的传承、创新、开放、变革与发展。

  此前,浙江省商务厅组团奔赴外省,考察赣菜、湘菜等品牌打造,为浙江餐饮发展“取经”。通过学习好经验、好做法,为浙江餐饮发展注入新思路,为浙江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一直以来,浙江都将餐饮促消费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助力消费提质升级。据悉,浙江精心打造的“味美浙江”餐饮消费欢乐季将于4月2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启动,一场餐饮消费盛宴即将拉开华彩大幕。

  据介绍,“味美浙江”餐饮消费欢乐季是浙江省多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涵最丰富的餐饮业发展盛会,活动以“味美浙江,韵富山海,滋养千年”为主题,旨在通过做大做强餐饮产业链,把餐饮产业培育成服务业支柱产业,带动文化、旅游、体育、住宿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此次活动将设置3万平方米的展览,邀请浙江省11个地市,近500家餐饮机构参展,全面展示浙江餐饮历史底蕴、品艺特色、传承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应用,分生活消费馆、文化主题馆、城市风味馆、线上云展厅四个区域展示,线上线下协同,提振消费活力。

  江南鱼米之乡的丰饶与独特韵味,尽显于地方美食当中。极具特色的餐饮品牌,不断点亮浙江的城市记忆,共同演绎出浙江消费的“食”力。(完)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国粮策圆桌派丨重新定义“种地”的打开方式

  • 浙江杭州:彩虹伴霞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