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元气森林气泡水产品升级 打破行业“不可能三角”
首页> 食品频道> 食品要闻 > 正文

元气森林气泡水产品升级 打破行业“不可能三角”

来源:光明网2023-02-16 16:48

  2月16日,元气森林宣布气泡水产品升级,元气森林气泡水产品负责人李绯悦表示,本次气泡水以“气更足”为核心进行升级。升级后的气泡水“击喉感”更强,开瓶后“气”在饮料中保持的时间更长久,做到“每口都气足”。配料表干净的无糖气泡水的持气性一直都是“行业难题”,元气森林希望通过不断地产品升级迭代,打破难以同时满足健康、好喝和气足的“不可能三角”。

  力求“气更足、每口都气足”的极致体验

  元气森林气泡水产品负责人李绯悦从用户洞察中发现:气足,是气泡水的灵魂。消费者既希望气可以直冲头顶,有刺激的“击喉感”;也希望一瓶气泡水从第一口到最后一口都有“气足”的感受。

  此次元气森林气泡水围绕“气更足”进行升级也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和理解,以及元气森林持续的研发与探索。首先,“击喉感”的本质是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形成气泡,并在口腔和喉咙炸裂开带来的感觉。其次,气泡的“持久性”,也就是开瓶后气泡能长时间停留在液体里,在饮用过程中持续提供“击喉感”。为了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次气泡水着重在这两个方向进行了迭代升级。

  为了解决“保持气泡水喝到最后一口气依然很足”这一行业痛点,元气森林研究院经过千百次实验后,为气泡打造更稳定的“保护体系”,提高了气泡的持久性,使气泡水既“好喝”,又“健康”,还“气足”,打破了行业同时满足健康、好喝和气足的“不可能三角”。

  “气更足”对于无糖气泡水而言并非易事。李绯悦表示,由于气泡水的配料表过于干净,因此很难像有糖饮料一样有效阻拦气泡的“逃逸”。“虽然广告上那种气泡涌出来的画面看起来气足,但实际上这恰恰表明气泡已经从液体离开,等我们喝的时候反而已经没气了。”

  “看起来气足和每口都气足,我们选择后者。”李绯悦说。

  干净配料表与“0防腐剂”底线不动摇

  要想做到配料表既干净,气也更足,这离不开元气森林研究院、自有工厂等基础建设的支持。

  截至目前,元气森林自2019年开始布局的“5大超级城市群+自建工厂”全国战略布局基本完成,第6座工厂也已投入建设,自有工厂所有产线均为行业领先的无菌灌装生产线。据悉,该产线造价高达传统生产线的2-3倍,但从料液、包装到环境均可以做到全程无菌,进而可以做到不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化学防腐剂,真正实现由3个0升级到5个0的承诺。

  “干净的配料表,是元气森林气泡水不动摇的底线。”产品升级的背后,李绯悦分享了元气森林坚守健康的初心和对干净配料表的坚持。随着中国消费者健康认知的升级,作为健康食品饮料的先行者,元气森林也在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持续迭代升级。

  继气泡水产品后,2022年,元气森林宣布全线产品不添加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防腐剂。“五个0”成为元气森林产品研发的底线,即“0糖0脂0卡,0山梨酸钾0苯甲酸钠”。

  让气泡水气更足、更健康的同时,元气森林在通过自己的“元气金字塔”实现好产品的不断升级迭代。金字塔的底层则是元气森林始终坚持的使命:用好产品爱这个世界。

  “元气森林,想做给你元气的朋友”

  元气森林气泡水此次的全面升级,还体现在品牌的洞察与新方向上。元气森林气泡水品牌负责人虞海宇分享了过去一年元气森林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众多故事,并由此谈到了元气森林气泡水新年想做的事,“希望做给你元气的朋友”。

  元气森林持续做健康的好产品,将简单纯粹无负担贯彻到底,在这样的品牌态度和设计理念下,元气森林也完成了本次产品视觉上的迭代更新。产品的配料表依然坚持简单明了,并由“三个0”升级到“五个0”。在“0糖0脂0卡”的基础上,将“0山梨酸钾0苯甲酸钠”也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再次强调元气森林“0防腐剂”的决心。同时,为了凸显“气更足”,气泡水也增加了气更足的标识,整体更加简洁直接。

  除了持之以恒地给用户提供好喝、健康的产品外,元气森林更想要传递一种“元气”的生活态度,拥抱无限可能。虞海宇表示,元气森林会在今年和其他品牌展开产品、内容和营销等层面的突破性合作,探索更多可能。2月4日,由元气森林独家冠名的爱奇艺的S+级综艺《种地吧》开播,希望借此传递给年轻一代敢于挑战自我,脚踏实地的生活态度,注重与目标消费者建立情感共鸣。

  元气森林也希望长期陪伴每一位用户,此前在社交平台上发起了#1000个元气瞬间#和#元气森林的1000种喝法#等长期系列话题,鼓励用户和元气森林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和灵感。

  本次发布会上,元气森林还发布了其开放创新的新平台-元气宇宙大会。元气森林产品创新管理负责人徐坤元表示,元气宇宙大会于2022年确立,由创意征集平台、月度产品概念交流会和洞察分享会三种形态组成,通过开放讨论、及时反馈和分级奖励等机制,形成了创意发布、收集、落地的良性循环。至今已组织了10场专题洞察会,吸引150名创意官参与创意提报,收到内部600余个创意方案,已有6个方案最终被采纳使用。

  去年年底,元气宇宙大会也尝试对外开放并举办了首次高校挑战赛。该挑战赛共收到600余组在校大学生的报名参与,部分创意已进入内部立项阶段。徐坤元表示,希望将公司目前掌握的技术、生产线、销售网络为更多年轻人服务,做让年轻人自由创造的产品创新平台,让每个年轻人有机会将自己热爱的产品落地,形成无边界的协作形态,发掘更多的创意和可能性。(柯岩)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上海:老弄堂“上新”蛇年灯会

  • 黑龙江哈尔滨:夜游园 赏冰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