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没想到这边刚卖完粮,那边粮款就到账了。”今年秋收季,安徽定远县王桥乡种粮大户王武发,在将粮食卖给中粮后快速收到卖粮款,高兴地说。
秋粮是全年粮食收购大头,作为我国最大的粮食市场化经营企业,中粮集团针对农民长期面临的现实,以及今年疫情、灾情的特殊环境,积极创新技术手段和经营模式,破解农民最关心的卖粮、减损难题。
“粮出手,钱到账”
种粮大户王武发之所以能如此快地收到卖粮款,因为他使用了中粮开发的“粮闪付”数字售粮系统。
对于像王武发这样的农户来讲,往往打粮食容易,但要卖出好价钱,还得快速、实打实地收回卖粮款,总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粮的对策是采用数字化手段,“粮闪付”数字售粮系统就是其中一项成果。
据悉,“粮闪付”由中粮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在收购库点推出。运用该系统,粮食收购过程中的入库数量、结算金额、售粮人姓名及银行卡信息等可自动传递至结算系统内,进行实时审核与付款。使用该系统,农民结算粮款的周期从原有的0.5-1.5天,缩短到了几秒,最快时仅用时4秒。
使用“粮闪付”之后,以往卖粮结算效率低、“人情粮”、“打白条”等问题迎刃而解,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卖粮难题也得到有效解决,农民卖粮变得更轻松、更快捷。
截至11月7日,今年仅中粮旗下中粮贸易华中公司通过“粮闪付”就累计支付农户卖粮款1万笔,涉及金额6亿元。
目前,中粮“粮闪付”数字售粮系统已在全国范围推广,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创新,为破解农民“卖粮难”、保障农民利益,摸索出了新路子。
干湿结合,优粮优储
走进中粮在承德的储粮工厂,马上会看到,高和直径均约1米的高湿玉米裹包白色圆柱体,码放得整整齐齐。柱体底端有一层隔板,可避免着地受潮。
这是中粮在秋粮收购过程中,为做好节粮减损而改进的储粮模式。
数据显示,我国农户每年阶段性储存粮食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但由于农户储存设施简陋等原因,每年粮食损失比例达8%左右,约在400亿斤以上。
高湿玉米裹包业务,既可以减少玉米的晒干或烘干环节,有效减轻集中存放造成的人工和机械、场地压力,还可以大大提升粮食的保质保鲜储存水平,成为中粮存储粮食的亮点举措。
为了对收购的粮食进行裹包存储,中粮在收购过程中及时组织联系裹包加工商,并协调租用高湿玉米裹包加工机械设备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确保了玉米的优粮优储,得到了当地农民和下游客户的一致认可。
与此同时,面对今年我国部分地区持续降水,极易造成粮食发霉变质等迫切问题,中粮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尤其对不具备存放粮食条件的农户,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收购方案,通过积极协调周边烘干塔、对回收粮源进行直接烘干入库等,有效确保了粮食质量安全,帮助农户减少了损失。
依托“粮食银行”并向农户提供“代烘干、代保管”的“双代”服务,也是中粮解决农民储粮难题的重要举措。 “粮食银行”作为中粮长期搭建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将农民“存粮在家”变为“存粮到库”模式,既有效减少了粮食损失,每公顷还可帮助农户增收1500元以上。(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