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确保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提出进一步举措。会议提出,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保护生猪养殖场(户)积极性。而在专家看来,相关上市公司应遵循经济规律,积极运用市场化方式缓解“猪周期”波动,助力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今日本报就此展开解读。
7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稳定财政、金融、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保护生猪养殖场(户)积极性。专家建议,下半年财政政策从五方面发力,确保生猪供应和价格稳定。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养猪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发展生猪生产,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活、稳定物价、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而且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财政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鼓励生猪复产增养,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其中包括强化资金保障力度,继续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奖励资金29.89亿元;支持落实政策性养殖保险政策,增强生猪养殖风险抵御能力;对生猪养殖企业贷款进行贴息,支持种猪场和生猪规模养殖场扩大产能等。
随着前期稳产保供各项政策措施成效显现,生猪生产快速恢复。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3374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8639万头,同比增长34.4%;猪肉产量271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717万吨,同比增长35.9%;随着生猪供给加大,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7月29日14:00,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1.96元/公斤,比前一天价格上升1.2%,较去年末价格(45.40元/公斤)下降51.63%。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过财政补贴、金融信贷、产业引导等多项政策措施支持,目前猪肉产量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猪肉价格也从前段时间的历史高位回落到现在的中低位并基本平稳。但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性下降,如果不形成稳定的生猪供需平衡政策和价格稳定政策,养殖场(户)的生产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受挫,进而不利于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一位青海的生猪养殖户李先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猪肉价格上涨的厉害,因此自筹了30万元建设了一个养猪场,但今年猪肉价格却大幅下跌,导致养猪场目前已经亏损,所以打算缩减养猪数量。”
张依群表示,此次国家提出稳定产能、保供稳价的生猪政策,意在运用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建立起稳定的政府支持生猪生产的保障机制,为生猪养殖户吃上“持续发展”的定心丸,切实保障生猪养殖户的利益,保障猪肉市场平稳供应,保障城乡居民正常消费。
“近年来,我国养猪业既存在存栏量和出栏量稳定增长、猪肉价格持续稳中有降、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等良性发展的一面,也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基层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部分地方忽视甚至限制养猪业发展、猪肉市场供应阶段性偏紧和猪价大幅波动时有发生等不利的一面。”宋向清建议,下半年财政金融等政策要重点支持和带动中小养猪场(户)发展,使猪肉供应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提高猪肉自给率。同时加大向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力度,提高养殖规模化率和规模养猪场(户)粪污综合利用率。从而促进我国生猪产业整体素质提升,真正实现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依群表示,财政政策已经从养殖、饲料、疾病防控、用地等多方面连续采取了补贴补助,在生猪保供稳价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下半年从五方面发力:一是对现有生猪生产扶持政策不变,形成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生猪生产提供有力支持;二是实施税费减免政策,调动生猪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猪肉市场的持续供应能力;三是增强生猪生产补贴和猪肉收储补贴政策的协调性,促进猪肉供需平衡和价格稳定;四是配合相关部门加强猪肉市场信息统计监控,防止资本对猪肉价格产生冲击;五是建立肉价粮价补贴平衡调节机制,将稳定猪肉价格和粮食价格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保证粮肉补贴平衡比稳定。包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