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记者 孟刚
作为饮品的标配,塑料吸管已然成了消费者习以为常的用品。但随着今年“吸管限塑令”正式生效,全国范围餐饮行业已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通过调查采访了解到,替代塑料吸管的纸吸管是大多数商家的首选,而面对替代品现存的弊端,一些品牌企业也进行积极的创新与开拓。
塑料吸管被替代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景区景点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餐具。
在减塑风潮下,各大饮料品牌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从改变材质、食用方式、回收利用等方面入手,纷纷投入到这场减塑限塑行动中。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一些连锁品牌门店已经用纸吸管替代了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多位消费者表示,已经在门店看到建议使用纸质吸管的提示。而在外卖平台,不少餐饮门店都增加了“不使用塑料吸管”和“用纸吸管替代塑料吸管”的选项,来倡导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吸管。
喜茶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喜茶全国所有门店已于2021年1月1日前,以可降解环保制品完成对饮品杯、杯盖、吸管、餐具、门店垃圾桶使用的塑料袋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全面替换,至今已减少逾1200万根塑料吸管的使用。
星巴克中国对外事务部工作人员赵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星巴克中国自2019年4月开始率先在部分城市试点停止提供塑料吸管,用直饮杯盖和纸吸管来替代。到2020年1月1日已经100%完成了在中国所有星巴克门店的塑料吸管转换工作,每年可以减少大约200吨塑料的使用。
记者还了解到,2020年6月30日,麦当劳中国宣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千家餐厅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时在杯盖的设计上进行了微调;肯德基方面也表示,自2021年1月起,塑料吸管在全国6900余家肯德基餐厅全面停止使用,预计每年将减少使用超过7000吨不可降解塑料。
技术创新是必行之道
替代塑料吸管的纸吸管,是大多数商家的首选,“吸管替代”新政实施后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记者近日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反映“纸吸管存在易软化、自带气味、戳不开瓶盖、吸不上小料”等问题。
针对消费者反映的诸多问题,记者近日在外卖平台看到,多家饮品店已经在显著位置标明“关于纸吸管的说明”,提示消费者:纸吸管自带气味为正常现象,请安心使用;插吸管需要用点力;由于纸吸管长时间浸泡会造成软化,请尽快饮用。“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突破创新,除纸吸管外,塑料吸管的环保替代还有其他方案选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以用可降解的生物塑料去替代,也可以用包括小麦、竹子等植物的秸秆做替代,也可以用玻璃、金属等可以循环使用的制品去替代,根据各个消费场景,选择替代产品。
如何在满足环保的同时又能提升使用感受,也是商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喜茶方面告诉记者,他们目前使用了纸质和PLA(聚乳酸材料)吸管,消费者可以按需选用。PLA作为国际公认的环境友好型生物材料,使用植物资源(如玉米)提炼出的淀粉原料制成,能被自然界的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此同时,PLA材料避免了单纯的纸质材料在塑形、耐高温、耐浸泡等方面存在缺陷进而影响消费者体验的问题。
星巴克方面告诉记者,4月22日起,星巴克已在上海超过850家门店率先引入供冷饮使用的全新“渣渣管”。这款可生物降解的“渣渣管”对萃取后的咖啡粉进行资源再利用,同时结合PLA加工而成,4个月内就可完成降解90%。同时,“渣渣管”因材质更加坚韧,不仅长时间浸泡不会变软、更耐搅拌,也不易粘嘴,吮吸大颗果粒更加顺滑。
将环保理念进行到底
限塑是出于对减少环境污染的考量。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塑料吸管近30000吨,约合460亿根。
刘建国认为,塑料吸管回收利用的难度很大,从塑料吸管开始实施禁限比较容易入手,同时向消费者、居民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要减少对于塑料制品的依赖,这有助于绿色消费理念的形成。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吸管替代带来的一些弊端,商家应及时向设计和生产渠道反馈并改善,普通消费者也不妨慢慢调整使用习惯,适应没有塑料吸管的环境。他认为,通过环保餐具替代来保护环境的意图是好的,但想要达到真正的限塑,仅靠纸吸管还远远不够,究其根本还是必须让消费者建立起环保观念。
刘建国也认为,新“限塑令”的实施更是一场在大众消费层面上对于一次性消费文化习惯的扭转。若是仅仅依靠产业寻求材料替代,而不去究其根本改变传统消费观念,其结果只会是浮于大众所看到的表面而已。
朱丹蓬还表示,作为普通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往往是从细节上体现的。如养成在外卖平台上自觉勾选“无需餐具”的选项、随身携带环保袋、使用可降解产品的吸管等好习惯,以实际行动推动“限塑令”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