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白酒行业走入十字路口 "黔酒"打造行业新样板

白酒行业走入十字路口 "黔酒"打造行业新样板

2018-12-10 09:13来源:经济参考报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历经黄金发展期和深度调整期的白酒行业,如今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不少业内人士将其称为“挤压式增长期”和“快速分化期”。与此同时,伴随消费升级和对外开放的强烈驱动,白酒行业也站上了新的风口。走在十字路口上的酒企,将如何推动白酒行业站上持续快速发展的新起点呢?

  近日,记者跟随2018“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采风行,走进贵州白酒主产区遵义、仁怀两地,走访了多家代表企业,探寻了以“黔酒”为代表的中国白酒行业发展新路径。

  据了解,近年来贵州为“黔酒”制定了品牌认定体系,围绕“全国酱香型白酒酿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以品质促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品牌知名度的“黔”系列白酒产品集团,以中国台酒、习酒、国台酒业为代表的白酒企业迅速崛起。如今,贵州白酒借力资本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整体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已成为贵州“黔酒”谋求加快转型的新力量。

  重质量 回归品质消费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端消费群体不断扩大,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以茅台为代表的贵州白酒,以品质为出发点,不仅打造了十几枚中国驰名商标、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成为贵州工业的“第一支柱”。

  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省遵义市,北靠蜿蜒的大娄山脉,南临乌江环流,得益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湿润与温暖,当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田地肥沃,植被繁盛,有独特微生物群落繁衍生息,且是酿酒原料红缨子糯高粱的主产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与该地区延绵千载的酿酒工艺相融合,成为当地白酒品质保障的基础。

  记者在当地走访发现,追求高品质已成为当地诸多酒厂的一致选择。“白酒的品质是我们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这么多年金茅酒坚持不卖一斤散酒,不到年限不开坛。”金茅酒业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新贵说,大自然为酿造白酒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更要把酱香型白酒的品质做上去。

  “质量一定是我们最核心、最重要的基础。对于食品行业来说,质量大如天,一定要把品质做好。”贵州国台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新说,即便在2013年至2015年的行业深度调整期,我们也严格兑现了“一斤粮不减、一分钱不降、一个人不裁”的承诺。

  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波也表示,“当今白酒行业各种产品概念和销售模式层出不穷,但这些并不是中国白酒理性和健康发展的关键。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物美价廉,转向对品质的高要求。”

  与其他白酒工艺不同的董酒,则以优质高粱、小麦为原料,采用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工艺简称为“两小,两大,双醅串蒸”。当地植被茂盛,董酒还使用了130多味天然本草制曲。从制曲一开始就加入草本植物,在小曲中按“产酒单”配方加入90多种本草,在大曲中按 “产香单”配方加入40多种本草,辅之以独创的串蒸法烤酒,让其互相浸润。

  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友平表示,董酒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坚守传统白酒价值理念,持续不断投入,完成了数万吨的优质董基酒的贮藏,为市场放量奠定质量基础。

  打品牌 “黔酒”抱团出山

  2016年3月,贵州省提出打造“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工作方案,推出11个“黔系列”产业品牌,初步形成产品规模扩大、质量提升、产值提高、市场规范、具有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体系。针对“黔酒”,方案提出围绕仁怀市“全国酱香型白酒酿造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制定“黔酒”品牌认定体系,推动形成“酱香并举,兼顾其它”的黔酒系列品牌产品。

  今年3月,贵州下辖的“酒都”仁怀市在第98届全国糖酒交易会期间,举行了“黔货出山·仁怀酱香酒产区品牌推介”活动,首次在全国全行业提出“中国酱香酒产区”。仁怀市副市长邓帆曾在推介时说,仁怀打造“中国酱香酒产区”品牌,目的是用产区品牌代替产品品牌,建立起严格的管理体系,同时利用产区品牌,推动仁怀市酱香酒实现集群式发展,助推中国白酒开创国际化道路。

  仁怀市政府还表示,提出“仁怀酱香酒产区”是打算通过由政府主导的产区集群化效应,解决酒企单兵作战面临的融资等问题,实现集约化发展和融合发展。“利用产区品牌,有助于仁怀市酱香白酒实现集群式发展,打造仁怀市酱香白酒的整体品牌形象。”

  仁怀市政府公布信息显示,目前在仁怀85平方公里的酱香酒核心产区内,共有涉酒企业2900余家,其中白酒生产企业346家。拥有酒类注册商标4300多件,仁怀酱香酒品牌价值达722亿元。2017年,白酒产值580多亿元,实现销售额610亿元。

  据了解,贵州省白酒产业在产区上形成了以赤水河流域为核心,以黔北、黔中、黔南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品牌上形成了以茅台为龙头引领,以十大名酒为后续支撑的品牌集群。

  据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1至8月,贵州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产量24.6万千升,同比增长6.9%;完成产值达658亿元,增加值为606亿元,同比增长14.9%,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2.8%。

  其中,位于遵义的习酒、国台、珍酒、董酒,今年1至8月分别完成销售收入33亿元、13.4亿元、0.7亿元、0.61亿元,同比增长96.3%、18%、100%、29.8%。

  “黔酒出山不仅靠品质,还要打造品牌。”张春新认为,品牌和品质都是一个长期的建设,比如国台入选国家品牌计划,经过近20年的积累,品牌价值达到102.5亿元。

  此外,贵州省民宗委副主任、贵州省“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潘选还表示,他们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整体宣传等举措,进一步挖掘各个品牌产品的市场潜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助推贵州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同步小康进程。

  抓改制 品牌再领风骚

  1963年,董酒进入“中国老八大名酒”行列,之后又连续三届荣获全国评酒会严格筛选评定的“中国名酒”称号。20世纪八九十年代,董酒发展持续壮大,产品遍及全国远销海外,1992年,董酒产销量达到上万吨,缴纳税收8000多万,跻身中国工业500强第323位,成为行业翘楚。之后,董酒曾一度陷入发展困境。2007年,董酒重组改制成功,提出了“传承为根、酒质为魂、董道为本、汇利及仁”的核心理念,完成了核心队伍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技术骨干,保证了传统酿造工艺的坚守后继有人,使董酒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2008年以后,董酒又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殊荣。时至今日,经过持续不断的战略调整和生产经营规整,董酒再次迈向稳健上升的发展路径。

  董酒董事长蔡友平表示,下一步,董酒将加快转型升级进程,继续做好营销、管理、组织三方面的变革,实现与消费者深层次交流与互动,让中国乃至世界的白酒爱好者在享受健康美酒的同时也能感受中国白酒文化的魅力。

  推转型 借力资本市场

  既要走出去,还要走得远。加快转型升级,特别是借力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成为贵州白酒的新目标。

  国台酒业是1999年遵义市和仁怀市招商引资到贵州建厂的。从1999年到2006年,国台酒业只酿酒存酒不卖酒。2007年到2012年,国台酒业进入第一轮快速发展期,净利润增至2亿元。2013年到2015年,在外部行业深度调整期和内部转型扩投期并存的情况下,国台酒业进行了产业升级,建立了国台酒庄,并创新营销。

  “2017年国台酒业实现利税达3个亿,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3个亿的利税,下半年预计再完成4个亿左右,明年应该在10到12个亿左右。”贵州国台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新说。

  记者获悉,目前天士力控股集团累计投资国台30多亿,国台累计利税突破20个亿,已成为贵州茅台镇政府授牌、酒行业比较认可的该镇第二大酿酒企业。国台酒业正在推进A股主板上市,辅导机构已进驻,力争在2020年前完成上市。

  “我们力争在‘十三五’结束前,把国台推到资本市场,实现主板上市,努力成为贵州省第二家主板上市的白酒企业和中国资本市场第二支酱香型白酒股票。”张春新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张春新充满信心。“国台酒业已基本确定,‘十四五’期间再追加投资30个亿用于技改扩能,争取把产能提高到2万吨。预计‘十四五’末,年销售量可达到1万吨,销售额50个亿,按照现在的市盈率,市值应该在500亿元左右。”张春新说道。

  不仅是国台,当地的其他酒企也在积极转型升级。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波说:“引进资本开始进入我们的思考范围,面对资本市场,我们更要规范管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扩大产能的资金。到2020年,我们希望产能能够做到1.3万吨到1.5万吨,目前我们的产能在7000吨左右。”

[责编:赵清建]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访北京市平谷区体育中心安置点

  • 延安南泥湾:陕北好江南再焕新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技浪潮下,侨界青年索华也带来创业项目——基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研发和产业化,顺应新能源与“双碳”目标趋势。
2025-07-30 09:41
中国国土南北跨越纬度近50度、东西跨经度60多度,带来气候多样性,适宜不同品种的蔬菜、水果生长。答:“十四五”以来,在消费升级与供应链创新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果蔬产业发生着诸多变化。
2025-07-30 09:40
面对激荡的国际竞争局势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唯有主动拥抱变革,让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充分浇灌产业创新的“广阔田野”,方能赢得战略主动、制胜未来。
2025-07-30 05:00
前不久,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和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此,我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增至25项,继续领跑全球。
2025-07-30 05:00
29日12时11分,双曲线一号遥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恩施硒都山泉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30 05:00
北京时间7月27日18时0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5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7-29 10:17
鸟类因误判透明或反光的玻璃而撞击建筑物,被称为“鸟撞”,是威胁鸟类种群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5-07-29 04:40
日前从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与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开展蜘蛛资源本底调查中发现蜘蛛新物种——广丰合跳蛛。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生物钥匙》上发表。
2025-07-29 04:40
近日,该中心与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安军教授团队,在巫溪县白果林场发现近危物种长叶山兰,这是在阴条岭发现的又一新纪录种。
2025-07-29 04:40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风尚,帮助人们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当人们对健康数据的关注逐渐演变为时刻紧盯、过度解读时,这一数字化工具,反而可能催生不必要的焦虑,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数据所“绑架”。
2025-07-29 04:40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研究团队历时5年,通过对近4.7万份田间数据的深度挖掘,构建了涵盖2191份全球小麦种质的“综合抗源”核心资源库。以此为基础,团队首次绘制出覆盖431个遗传位点的小麦基因组抗条锈病基因全景图,清晰展现出抗性基因在全球麦区的时空分布特征。
2025-07-29 04:40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指出,招募研究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10年前这一比例为72%。
2025-07-28 09:24
艾玛口中的“邦邦车”,是一台由中国企业邦邦机器人独立生产研发的智能辅助出行机器人。爬坡、颠簸路况行进、刹车制动……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邦邦机器人研发中心,不少新产品正在进行多环节测试。
2025-07-28 09:24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加载更多